一、概述
网络空间安全主要围绕网络空间中电磁设备、电子信息系统、网络、运行数据、系统应用中所存在的安全问题,开展理论、方法、技术、系统、应用、管理和法制等方面的研究。
学校网络空间安全学科建设起步较早,是全国最早批复网络空间安全专业的10家高校之一。2017年,齐鲁工业大学与山东省科学院整合成立新的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网安学科进入了快速发展期。网络空间安全学院2018年正式成立,是学校首批科教融汇示范学院。学科还建有山东保密学院,该学院由山东省国家保密局、山东省教育厅与齐鲁工业大学三方共建,是全国第二家省级保密学院。
学科依托国家超算济南中心、算力互联网与信息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等国家级、省部级平台,依托山东省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山东省优秀研究生导学团队建设,建成教学+科研相统一的特色化导师队伍,形成国家级人才领衔、省级人才为中坚、优秀青年博士为骨干的人才梯队。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项、省部级及以上项目116项,科研经费2.2亿元;获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6项,省自然科学二等奖2项,发布国际、国家标准11部。自主研发的网络安全态势感知系统、隐蔽通信系统、基于国密快速实现的数据安全防护系统等多项成果在国家重大重点工程项目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培养目标
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面向国家安全战略需求,培养了解网络空间安全发展的现状和前沿,掌握坚实宽广的网络空间安全领域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在某一方向有深入研究,能够成为国家及区域急需的从事网络空间安全领域的科学研究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高层次网安人才,以及具有学术创新能力和国际视野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层次创新型专门人才。
1.政治素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遵纪守法,恪守学术道德,崇尚学术诚信,热爱科学研究,具备优秀的职业道德、学术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2.知识水平:掌握本学科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系统深入的掌握本学科的相关专业知识;深入了解本学科的发展趋势与国际前沿研究热点;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具备应用新的理论、技术和方法解决本学科科学及技术问题的综合能力。
3.科研能力:具备独立开展高水平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并做出创新性的成果能力;具备能够深度掌握学科的重要理论、方法与技术,具有解决网安领域科学、技术问题的能力;具备承担网络空间安全领域大型复杂系统的设计、开发或管理工作的能力和素质。
4.综合素质:至少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能熟练阅读本专业外文资料,并具有写作能力和对外学术交流能力。
5.具有健康的体魄、良好的心理素质。
三、学科内涵
网络空间安全主要是在信息通信技术的电磁设备、电子信息系统、运行数据、系统应用等层面上,针对网络空间的设施、数据、用户、操作等核心要素来采取安全保护措施,以确保网络空间中信息通信技术系统的可信、可靠、可控,及其所承载数据的机密性、可鉴别性(包含完整性、真实性、不可抵赖性)、可用性、可控性等元安全属性得到保障;同时,防止因信息通信技术系统的运用(如滥用)所引发的政治安全、经济安全、文化安全、社会安全与国防安全。
网络空间安全学科是研究网络空间中的系统、数据、用户、操作等安全的学科。它以软件、组件、系统、数据、网络、应用、内容等为研究对象,主要包括网络空间安全基础、密码学及应用、网络与系统安全、信息内容安全、应用与数据安全及新兴信息技术安全等的理论、方法、技术、系统、应用、管理、法治等。
四、主要研究方向
学科紧密围绕算网融合、先进计算、大数据等关键急需领域安全需求,打造网络与系统安全、数据与应用安全及新兴信息技术安全、信息内容安全三个优势突出、特色明显的学科方向。
1. 网络与系统安全
聚焦算网安全威胁下网络与信息系统在整体化安全防护方面的重大科学问题,突破大规模异构网络安全体系架构、高安全高可靠网络通信与智能优化、复杂耦合系统网络化建模、内生安全机制设计、软件定义网络实时跨域安全传输等理论与关键技术,研发算力基础设施安全管控、网络安全防护、信息安全传输等系统及设备,为区域数字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
2. 应用与数据安全及新兴信息技术安全
聚焦多样化应用系统面临的全生命周期信息安全及新兴信息技术衍生的安全问题,突破多源异构数据深度融合的安全态势分析、支持隐私保护的数据安全流动及共享、复杂工控系统主动安全容错控制、边缘智能及去中心化隐私计算、云/网/边/端多层次数据安全等理论与关键技术,成果在数字政府、数字金融、工业互联网等行业应用。
3. 信息内容安全
聚焦多源异构海量信息在非法内容传播遏制、合法内容安全传输与利用方面的重大科学问题,突破深度伪造检测与隐蔽通信、智能媒体内容理解与关联分析、多媒体内容大容量鲁棒可逆信息隐藏、多模态信息安全处理与挖掘、异构数据高效融合及模型泛化等理论与关键技术,成果在互联网、数字金融、电子政务等行业应用。